时间: 2025-04-13 21:17:00 | 作者: 行业新闻
4月9日,IFBH Limited(下称“IFBH”)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由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IFBH为创立于泰国的餐饮公司,旗下拥有if与Innococo两大品牌,主营椰子水饮料与植物基零食。
灼识咨询报告数据显示,IFBH是2024年全球椰子水饮料市场第二大公司。截至2024年,IFBH在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椰子水饮料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均为第一,其中,IFBH在中国内地的市场占有率约34%,在中国香港的市场占有率约60%。在上述两大市场,IFBH的市占率均超越第二大竞争对手7倍以上。
敢相信吗,中国椰子水市场老大IF,去年营业收入、净利润约为11.57亿元、2.45亿元,整个公司员工居然只有46人。
代工厂向椰农采购椰子水,包装后通过第三方分销商销售,这种绝对轻资产的模式,造就了IFBH公司的业绩神话。
但是,椰子水市场规模有限且干扰因素颇多,为实现更高维度的成长,IF正试图从一家椰子水品牌运营商,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为一家多品牌、全品类的饮料公司,咖啡、无糖茶、植物蛋白食品,均有涉足。
最近几年,饮料市场的品类崛起层出不穷,椰子水,成为其中增长最快的细致划分领域。大中华区椰子水市场规模,2019年-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60%,从1亿美元跃升至10亿美元;行业预计,接下来的2024年-2029年,将继续保持接近2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绝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对这个品牌了解不多。但它就是这样水灵灵地出现在了各大渠道的货架上,成为大家品尝椰子风情的重要选择。
尽管,这个品牌2017年才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随着最近几年的快速地增长,IF从2020年开始稳坐中国椰子水第一品牌的宝座,2024年市场占有率为34%,超越第二大竞争对手七倍以上。
同时,它也是香港椰子水第一品牌,从2016年以来连续9年蝉联榜首,市场占有率60%。
在椰子水这个大单品的带动下,IF品牌的母公司IFBH Pte. Ltd.(简称IFBH)4月9日晚间披露IPO招股书,冲击港股主板上市。
2023年-2024年,公司收入8744.2万美元、1.58亿美元,净利润1675.4万美元、3331.6万美元。去年IFBH收入、净利润约合人民币11.57亿元、2.45亿元(按2025年4月10日汇率匡算),分别同比增长80.3%和98.9%。
如此之高的业务增速和盈利能力,放在全球饮料行业,绝对独树一帜。最终的原因还是在于,IFBH的轻资产模式。
IFBH的代工厂,向椰农及采集商采购椰子水;包装后,通过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运输;并通过第三方分销商负责销售与配送。公司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只有品牌。
于是,这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快消品小巨头,2024年底只有46名员工。注册地新加坡3名员工;业务所在地泰国43人,销售、研发、仓配、行政财务人事员工数量分别为20人、5人、6人、12人。
一家46名员工的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57亿元、净利润2.45亿元,这人效,放到全球快消品市场,恐怕也绝无仅有。
泰国80后Pongsak,2003年取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白水分校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在食品及饮料分销行业工作数年,2011年创立饮料工厂General Beverage。
不想做品牌的工厂主,一定不是好生意人。2013年,Pongsak推出IF品牌,早期由General Beverage公司运营,后来独立出来,工厂与品牌分立。
Pongsak,同为General Beverage和IFBH公司的实际控制人。General Beverage公司,不仅是IFBH的重要股东;也是IF品牌的重要代工厂,最近两年一直名列前五大供应商名单;同时,General Beverage还代理销售IF椰子水在泰国的销售业务。
正因为有关联公司General Beverage的产业支撑,IFBH公司才可以通过轻资产模式,稳定发展。
然而,在饮料市场,椰子水是一个更倾向于农业而不是轻工业的细分品类,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它的规模很难发展到瓶装水、可乐、无糖茶这样的量级;而且,受自然环境、农业周期甚至贸易环境的影响较大。
随着椰子水的爆火,行业乱象频发。此前有媒体测评称,市面上大量椰子水产品为添加剂勾兑糖水,造假概率大。这些,也会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制约椰子水行业的发展。
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个规模并不算大的细分市场,竞争却异常激烈。外资的三麟,本土快消巨头椰树、佳果源、欢乐家等,零售商盒马鲜生等,都在加码椰子水。
如果说,从General Beverage到IF品牌,是IFBH公司的从0到1;布局中国市场,实现规模和业绩的惊人增长,是从1到10;那么,仅靠IF椰子水,此公司很难实现从10到100的进阶。
于是,IFBH公司依托于IF椰子水的成功,2022年前后推出运动功能饮品品牌Innococo;通过这两大品牌,陆续推出气泡椰子水、椰子咖啡、椰青红茶等创新品类;并开始从泰国、中国等市场,向澳洲、美洲、东南亚市场进发。
这家公司,正在试图从一个区域型的椰子水品牌运营商,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为多品牌、全品类的全球饮料公司。
IFBH与General Beverage的关联关系,让IF在椰子水领域高枕无忧。一旦业务线拓展至咖啡、无糖茶等领域,新的供应商、新的渠道,都会让公司的业务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届时,40多个人掌管10亿级公司的轻资产深化,可能也不再合适了。
椰子水的爆发与国内新茶饮的火爆密不可分,椰子水被新茶饮当做原料走入了大众视线,其天然,无添加,口味辨识度高的特点被慢慢的变多的消费者所接受,随后新茶饮把椰汁水作为单独的产品开发出来,并大力推广,从而助推了椰子水的火爆。此后慢慢的变多纯椰子水产品面世,一众品牌在这一细分市场展开角逐。
目前,椰子水赛道入局的选手众多,既有Vita Coco、if、INNOCOCO、UFC这样的进口品牌,也包括国内椰饮品牌椰树、你好椰、欢乐家等,还有新锐品牌如可可满分、蔻蔻椰、蔻泉、佳木源、椰子知道等,此外春光、菲诺、娃哈哈、统一、汇源等饮料企业也纷纷加入战局;另外,盒马、朴朴、屈臣氏等零售平台也推出了自营品牌的椰子水,行业内品牌激战已经开启。
从走红以来,椰子水价格高的线年夏天,椰子水价格暴涨的话题还冲上微博热搜;但随着进入品牌剧增,不少椰子水品牌开始通过推出大包装产品、降低市场行情报价来形成竞争优势。尤其是零售平台推出的自有品牌椰子水,几乎都是大容量且售价低的卖点,迎合了当下消费者追求性价比的消费心理。
相比之下,if椰子水的售价并不低。在某电子商务平台的if官方旗舰店上,记者看到,6瓶350ml装的if椰子水到手价是35.9元,单瓶的价格约6元,这一售价明显高于其他不少品牌。
招股书中提到,if产品的毛利率由2023年的34.7%增加至2024年的36.7%,并表示“与别的产品相比,椰子水的溢利率一般较高。”据了解,2024年8月,if在中国的代理商下发调价通知,称自2024年8月起对if现有品牌系列新产品在原价格基础上做调整,建议零售价涨价约20%。
一边是品牌不停涨价,一边是另外的品牌的降价,if怎么样应对对价格日益敏感的消费者及市场?
事实上,if品牌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在招股书风险因素一栏中,if表示:“我们的产品及服务可能因竞争而承受价格下降带来的压力,导致溢利损失。倘我们现有或潜在竞争对手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进行激进掠夺性定价以增加其市场占有率,我们的收益可能减少,及我们的溢利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其他风险因素还包括产品生产依赖代工厂、椰子原料地域来源单一(均来自泰国)、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等。
IFBH的崛起,无疑是消费品领域轻资产模式的一次经典演绎。它以极简的团队撬动十亿级市场,印证了在细分赛道中,精准定位与高效资源整合所能释放的巨大势能。然而,椰子水市场的“天花板”隐约可见,消费热度的周期性波动与愈发拥挤的竞争环境,正不断考验着IFBH的战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