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引领行业革新 巧束医护级卫生巾坚守品质高地

时间: 2025-08-18 12:39:29 |   作者: 仙津露一次性产品

  今年盛夏,卫生巾行业迎来关键转折点。本月,国家新版《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GB 15979-2024)即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为女性健康筑起更坚实的防线。新国标明确划定三大“高压线”:原材料必须无毒无害,禁止使用废弃再生材料;微生物指标中细菌菌落总数不允许超出200CFU/g;可迁移性荧光物质被全面禁止。

  这一变革背后是行业长期的隐痛。据近三年政府抽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国抽检的1978批次卫生巾中,有75批次不合格产品,其中62批次因产品标识不规范被通报,甚至有名的公司也屡登“黑榜”。更严重的是,部分产品检测出细菌菌落总数超标、可迁移荧光剂等安全风险隐患,消费者的安全健康面临严峻挑战。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巧束卫生巾展现出了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提前布局新国标合规之路。其产品精选优质进口生态棉,在整个工艺流程中,坚决不使用绒毛浆、荧光剂等可能危害健康的物质。同时,产品经过四重灭菌和多重质检,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出厂,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从源头杜绝再生料污染的风险。

  为了给消费的人提供安全、放心、舒适的产品,巧束始终以高于行业的规定要求自己,早早地踏上了医护级标准的道路。凭借着卓越的品质和严格的安全标准,巧束获得了中卫安医护级产品认证证书。此外,巧束卫生巾还通过了权威机构欧盟SGS的检测,结果显示其0甲醛、0 荧光剂,且pH值呈弱酸性,这种特性更贴合女性生理部位的酸碱平衡,为女性健康提供了更贴心的保护。

  值得关注的是,在卫生巾行业,绝大多数不合格产品的问题并非出在核心功能上,而是最基础的包装标识。如前面数据所示,近三年75批次不合格产品中,高达62批次是因产品标识、销售标志等项目不达标。巧束深刻理解花了钱的人安全问题的担忧,在产品包装上明确标示“无绒毛浆”“无荧光剂”等关键信息,直面消费者最关心的安全问题,让我们消费者在购买时能够一目了然,买得安心、用得放心。

  2024年末,一场卫生巾“塌房”风波席卷行业。多个品牌被曝长度“缩水”、材料偷工减料,甚至有产品检测出虫卵、针头等问题。这场危机催生了消费者权利意识的觉醒,用户要的不是塌房后的道歉,而是需要企业从生产线就应有的敬畏之心。

  在消费需求的推动下,透明化生产成为行业新趋势。近期,有网红卫生巾采用了生产线实时监控和溯源二维码技术,消费者只需扫码,就能查看从原材料仓储到成品包装的全过程。

  在透明化生产方面,巧束早已走在了前列。此前,巧束就开放过经销商与消费者探厂活动。其生产基地为在安徽滁州专门建造的5万平米生产园区,采用3万平米10万级GMP标准净化车间,配备无菌微生物检测实验室以及近20条全自动化无人高速生产流水线,让每片卫生巾都在自动化生产线完成封装,避免人工接触导致的二次污染。

  “我们建厂已经有十年的时间,这么多年来我们从始至终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巧束的工厂负责这个的人说,“现在市面上卫生巾种类非常之多,我们主打的就是医护级,把消费的人的安全健康作为第一位的要求。”

  随着健康意识提升,“医护级卫生巾”概念悄然兴起。然而调查显示,这类产品每片价格比普通卫生巾高出0.5-1元。对于月均使用20片卫生巾的女性而言,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每年多支出120-240元。实际上,医护级概念盛行的背后正是花了钱的人卫生巾产品安全的焦虑。

  在这一背景下,巧束作为医护级卫生巾以“安全不溢价”的主流价格的范围打开市场,如今年产量已突破10亿片。

  新国标的实施,是卫生巾行业的一次大考,也是一次重塑行业格局的机遇。巧束卫生巾在这场变革中,以提前布局的合规之路、高于行业的医护级标准、透明化的生产流程以及“安全不溢价”的市场定位,树立了新国标时代的医护级标杆。

  在未来,随着花了钱的人健康和品质的要求慢慢的升高,巧束将继续坚守品质高地,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为女性消费的人提供更优质、更安全、更舒适的卫生巾产品。同时,巧束也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推动整个行业的规范有序发展,让更多的企业重视品质,共同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返回列表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