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日韩功能饮品市场增长的底层逻辑

时间: 2025-06-25 00:00:09 |   作者: 华体网是正规网站吗

  话题将深入解析日本与韩国市场由于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社会及健康意识升级驱动的市场变革,聚焦饮品功能升级与创新、液体蛋白与运动营养增长趋势,和产品包装的深度洞察。利乐日韩地区市场总监Yoko Kaji将为您分享趋势与案例,为中国市场带来启发和灵感。

  大家好!我是来自利乐公司日韩地区市场总监的Yoko Kaji。如今,我们几乎需要“翻遍每一块石头”去寻找新的增长点。希望我的分享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挖掘出中国市场中蕴藏的更多潜在机会。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利乐。利乐是一家源自瑞典、拥有悠久历史的企业,始终致力于“让安全的食品随处可得”。我们的业务涵盖纸包装、加工设施及技术服务,贯穿整个食品供应链。公司从始至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致力于与客户携手打造可持续的食品系统。尤其是在纸包装领域,我们设定了清晰的目标——提供全球最可持续、最环保的解决方案。

  今天我将分享日韩市场的基本概况。从人口规模来看,日本约有1.23亿人,韩国约为5100万。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两国人口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日本自2012年起人口开始减少,韩国则在2020年后进入下降通道。

  除了总人口下降,出生率低迷也是两国面临的重要挑战。维持人口稳定需达到2.1的总和生育率,而日本仅为1.2,韩国更低,仅为0.75。2023年,韩国出生率降至历史新低,尽管近期略有回升,但仍为全球最低。

  另一方面,日本与韩国都属于长寿国家。日本人的平均预期寿命约为85岁,韩国为83岁。然而,由于出生率低且寿命延长,两国老龄化程度显著。在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30%;韩国则为2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老龄化速度尤为迅速。日本65岁以上人口比例从19%增长至30%用了十年,而韩国预计很快将突破35%,转变速度远超以往。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势必对消费模式和产品需求产生深远影响。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虽然两国预期寿命较长,但“健康寿命”与“预期寿命”之间有10年左右的差距,意味着人们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需要更多照护与支持。缩小这一差距,使人们活得更久也活得更健康,将是未来的重要课题。

  老龄化既带来挑战,也孕育着新的市场机遇。随年纪增长,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慢慢地加强,对功能性产品的需求也随之上升,例如营养补剂等可支持健康管理的产品。

  需要强调的是,功能性产品并不一定以大包装呈现,小规格产品一样能满足日常健康所需,便于消费者融入日常生活。

  此类产品通常不是一次性、冲动型消费,而是基于长期健康管理的持续性需求,具备较高的复购率。若企业能够精准把握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提供合适的产品方案,就有机会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

  尽管部分功能性产品规格较小,但因其健康价值突出,定价通常较高,为公司能够带来良好的利润空间,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市场方向。

  健康从来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议题,而是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重要课题。如今,慢慢的变多20至30岁的年轻人也开始关注健康问题,目标人群范围日益扩大。

  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点也不一样。年轻人倾向于关注减脂、提升精力;而中年人则更关注视力、记忆力等功能的退化。这种分化的需求为市场创造了更多机会,企业可基于消费者的细分需求,开发更具针对性的产品。

  在政策层面,日本政府积极推动功能性食品的发展。许多人对FOSHU(特定保健用途食品)认证已知道,获批产品可在包装上标示相应的健康声称。

  除FOSHU外,还有一类“具有营养功能声称的食品”,经申报后企业可在包装上标注营养功能。这一机制门槛相比来说较低,企业自主管理认证流程,因而市场上的相关这类的产品也在不断增加。

  日本即饮饮料市场年销售总量约为296亿升,涵盖即饮茶、水、液态乳、咖啡等多个品类。

  在包装形式上,PET瓶多用于茶饮与矿泉水;纸盒包装多见于果汁、乳制品及植物基饮料;金属罐则大多数都用在咖啡等产品。

  接下来,我想重点探讨纸包装领域的快速增长趋势,大多数表现在两个方向:一是健康与功能型食品,二是蛋白饮料。

  健康与功能型食品是一个很有趣的趋势。以植物基饮料或果汁为例,这类产品通常以天然、无添加的形象出现。然而,在日本市场,这些“健康产品”正在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健康属性——许多品牌开始在包装上标注具体的功能性声称。

  例如,番茄汁、蔬菜汁等产品在包装上会标明其有助于降血压、降胆固醇、降血脂、控血糖,或缓解压力等功能。这些功能通过明确的标识传达给消费者。

  豆奶等植物基饮料同样如此。虽然这类产品天然低脂、低糖、低卡,但很多品牌仍会特别在包装上标出“低卡”或“低糖”的标签。在日本市场,目前已有约10%的豆奶产品带有“低卡”声称。

  在与客户交流中我们得知,这类功能性标识对提升销售有着显著作用,也是一种很有效的经营销售的策略。即使是本身就被视为健康的产品,也一定要通过明确的标识来再次强化这一印象。

  另一个需要我们来关注的趋势是小包装饮料的持续增长。在日本,100-125毫升的小包装饮料年复合增长率已达到4%。考虑到日本整体饮料市场相对饱和,这一增长幅度已属领先。

  过去,小包装主要面向儿童市场。回顾1994年,125毫升包装饮料中有70%为儿童产品;而到了2024年,这一比例降至29%,意味着超过七成的小包装饮料已经转向成人和老年消费者。这一转变并非由产品本身的变化推动,而是由人口结构和消费需求的演变所带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连普通牛奶的125毫升包装也出现了明显增长。我们曾就此进行调研,发现许多老年消费者选择这种小包装牛奶是为自己饮用,而非为孙辈购买。

  研究显示,“份量合适”是老年人选择小包装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外,带吸管的包装也提升了饮用的便利性。还有一个被频繁提及的心理因素是:当年纪增长后,很多人发现了自己已经难以一次喝完250毫升饮料。这种变化可能带来一种无力感,而一次性喝完的小包装则提供了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了饮用体验。

  这是我们在消费的人调研中获得的一项重要洞察,也反映出包装设计如何在细节中回应消费者的情绪与需求。

  我们发现,韩国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十年前我与一家韩国客户沟通时,讨论的目标客群几乎都是儿童。当时韩国的儿童群体庞大,许多品牌都专注于为孩子提供功能性或有机产品,力求“给孩子最好的”。

  但如今,目标客群已发生显著转变,健康和功能性产品的关注重点逐渐转向老年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目前,在韩国市场上约有20%的产品面向成年人,这一比例相比过去已有显著提升,大多分布在在均衡营养饮品、功能型果汁以及美容饮品等品类。

  研究表明,蛋白质是消费的人在选择营养成分时的首选,具有极高的吸引力。尽管以下数据来自2019年,但至今仍具代表性,表明不同形态的蛋白质产品正在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粉状蛋白是市场占比最大的蛋白品类,主要面向运动人群,常被用作增肌补剂。消费者通常通过冲泡蛋白粉来补充蛋白质,支持训练和体能恢复。

  蛋白饮料的使用场景更加广泛,可在工作期间、运动后、早餐、休息时间或正餐时饮用,具备饮用方便、口感良好的优势,逐渐被更多日常消费者接受。

  蛋白棒主要作为零食或早餐食用,适合在忙碌或外出时补充营养。相比其他形态,蛋白棒更注重口味与便携性,是兼具美味与功能的选择。

  蛋白产品的多样化为品牌提供了丰富的创新空间。即便是同一品牌、同一系列产品,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形态满足不同场景需求,避免内部产品间的竞争与重叠。

  在日本市场,消费者对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动物蛋白被认为有助于增肌、提供能量、促进肌肉修复与运动表现,但也可能带来“易发胖”的印象。

  而植物蛋白则通常与低热量、天然健康、不易发胖、利于塑形等正面特征相关联。这一认知差异为品牌创新提供了启发,亦蕴含着潜在的市场机会。

  以明治旗下的SAVAS乳清蛋白为例,其蛋白产品有不同的形态,并提供丰富的口味和消费选择,精准覆盖从运动到日常多个场景的营养需求。

  视角转向韩国市场。韩国即饮产品市场的整体规模为109亿升,约为日本市场的三分之一。就品类结构而言,韩国市场与日本略有不同:水是最大品类,其次是液态乳制品,再次是碳酸软饮料。从包装形式来看,PET瓶主要用于包装水和碳酸饮料,而液态乳制品和植物基饮料则以纸包装为主。

  近年来,韩国市场的乳制品,尤其是蛋白质饮料,发展迅速。疫情之后,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显著提升,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品类的增长。目前,韩国的蛋白饮料主要分为两大类:均衡营养型和运动营养型。

  这类产品面向大众消费者,主要关注成年群体的日常营养补充。每瓶通常含有10克左右的蛋白质,同时搭配多种其他营养成分。销售渠道以电商、超市和电视购物为主,90%的产品采用纸包装。目前,该品类在市场中的渗透率约为6.2%。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这一细分市场出现了小幅下滑。

  该类产品更侧重于满足年轻、活跃人群的健身和运动需求。蛋白质是其核心卖点,含量较高,一般在250毫升中含有20克蛋白质。便利店是其主要销售渠道,近年来电商渠道也呈增长趋势。包装仍以纸盒为主,占比高达90%。目前市场渗透率在8%至9%之间,增长势头强劲。

  消费者通常频繁饮用蛋白饮料,因此口味的多样化尤为重要。除了传统的咖啡、香蕉、巧克力口味外,品牌也在推出如拿铁、南瓜、红薯等更具新鲜感的选择,以提升饮用乐趣并延长消费周期。

  市场对高蛋白含量的需求不断提升,产品从每瓶20克蛋白逐步升级至24克、甚至30克,以满足运动人群更高的营养需求。

  植物蛋白在该品类中应用广泛,如豌豆蛋白、蚕豆蛋白、大豆蛋白等,迎合了天然、健康的消费趋势。

  一些新产品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还兼具补水功能,使口感更清爽,尤其适合运动后饮用。这类复合型产品提升了实用性与消费体验。

  由于蛋白饮品在大众中的渗透率仍较低,消费的人在购买前常有顾虑。为提高接受度,部分蛋白品牌选择与消费者熟悉的传统品牌合作,如与米类品牌推出联名款,通过借力信任增强购买信心,也为新品牌打开了市场切口。

  此外,均衡营养型蛋白饮品也在拓展新的细分人群,如针对儿童、老年人推出定制化产品,加入如骨骼健康、肌肉维护等功能性配方。

  与此同时,植物基蛋白饮料也在加速崛起。豆奶、杏仁奶等天然、健康、高蛋白的植物饮品受到消费者欢迎,成为市场新热点。

  在韩国市场,我们观察到慢慢的变多产品开始采用便捷易用的包装设计。以我们的“梦幻盖”为例,这款产品历经十年研发,其高度、开口直径和瓶型均经过精心设计,旨在提升开盖和饮用的便利性。

  这一设计已获得瑞典风湿病协会的认证,被认为是目前最易开启和饮用的包装之一。

  在老龄化社会中,标准化包装未必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以日本为例,十年前我们推出了一款类似的包装产品,曾收到一位消费者的来电致谢。他患有风湿病,难以自行打开传统PET瓶,而我们的设计让他能够轻松开启。这一真实反馈让我们更明确了“易开启”对于特定群体的重要性。我们的新包装所需开启力度仅为PET瓶的一半,明显降低了使用门槛。

  我们的运动蛋白饮料采用了钻石瓶搭配梦幻盖的包装形式。为了解这种包装受到欢迎的原因,咱们进行了消费者调研。调研结果为,许多消费者认为利乐钻包装非常契合蛋白饮料的调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高端的视觉效果。功能性饮品和蛋白饮料通常定位于高端市场,高品质的包装有助于强化产品形象。

  此外,独特的瓶型也增强了产品识别度。钻石瓶造型具有鲜明辨识度,使消费的人能够迅速判断这是一款功能性饮品,逐步提升了购买决策的效率。

  总结今天的分享,我希望传递这样一个核心观点:人口结构的变化正在深刻影响消费者需求。在亚洲,许多国家正面临老龄化和人口下降的趋势,这不仅重塑了消费行为,也孕育了新的创新机会与增长路径。

  企业若能深入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具体需求,便能开发更具针对性的产品,满足不断演化的市场期望。与此同时,细分市场中也蕴藏着诸多有价值的机遇,值得深入挖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原油大跌!特朗普称以伊将分阶段全面停火!伊朗导弹袭击卡塔尔美军基地,特朗普:伊朗回应非常软弱,感谢提前通知美国

  超1846亿!DeepSeek梁文锋成国内最年轻前十大富豪,张一鸣以4816亿身家问鼎首富

  消息称某厂 Turbo 系列手机暂定 7 月发布,预计为 OPPO 新机

  iPhone 18系列前瞻:灵动岛开孔缩小+2纳米芯片,开启手机新纪元

返回列表
To Top